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924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们很多人没有来过凉州,不知道凉州这几年有什么变化。

祢衡一声长叹,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

“祢君要走了么?”羌女加快了速度,结好最后几根细绳,打上结,又用雪白整齐的牙齿咬断绳头。

她站了起来,将刚完工的塵尾递给祢衡。“也没什么好送的,这柄塵尾送给祢君,赶赶蚊虫。”

祢衡接过,轻轻甩了甩。“多谢少君,我会带着这柄塵尾去长安,将那些嗡嗡叫的蚊虫全部赶走。”

羌女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强笑道:“那就祝祢君一路顺风,马到功成。”

“多谢。”祢衡还礼,翻身跳上坐骑,一抖马缰,急驰而去。

羌女看着他的背影,幽幽一声叹息,弯腰捡起了地上的邸报,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谁是民?”

——

回到太守府,祢衡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迎上来的卫士。

“府君在不在?”

“在呢,让足下一回来就去见他。”

祢衡已经跨上了台阶,听到这句话,又折了回来。“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各县的上计吏已经到了,正在里面汇报,府君想让你一起听听。”

“这么快?”祢衡很诧异。

通常上计都是八月末才开始,郡一般要拖到九月下旬,甚至十月中旬才开始。现在还不到八月,怎么会有上计的事?

祢衡一边向里走,一边猜测。

提前上计,也许和长安的形势有关。为了证明度田有利,支持朝廷的决定,杨修选择提前上计是完全有可能的。

快步来到中庭,祢衡一眼看到一个壮年官吏正在发言,语气很激烈。

“当初府君明令,不论汉羌,只要能达到标准,子弟就可以优先入学。那我就想不明白了,现在各县要建县学了,凭什么我豲道要安排在最后?是我豲道离郡治最远,还是因为我豲道汉人少,羌人不算人?”

被他正对的郡丞王唯连忙站了起来,摆手道:“子温,言重了,你千万别这么想。太守府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府君没有,我们也没有。汉羌一体,这是天子钦定的国策,没人敢违背。再说了,汉阳推行新政两年,汉羌百姓相处融洽,争斗日少,通婚日多,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事。这时候提汉羌有别,岂不是逆势而动?”

壮年官吏不肯罢休,直接打断了王唯。“那你和我说说,为什么我豲道的县学迟迟不能设立?”

“县学建得快慢和钱粮有关。没有钱粮,就没有足够的教师,也无法招收所有的子弟入学。冀县建得快,是因为冀县各家愿意了钱。勇士建得快,是因为有牧苑支持,请得起先生。你们豲道没人肯出钱,就等着郡里给钱,自然要慢一些。不是郡里不肯派教师,是教师不肯去。”

壮年官吏眼睛一瞪。“我豲道为什么没钱?还不是因为大将军征宋建时,将我豲道掏空了?如今宋建授首了,大将军调往关东,这账刺史府不认,太守府又不认,只能由我豲道自己背着。”

王唯两手一摊,很无奈。“这个命令又不是太守府下达的,没道理由郡里承担嘛。”

“那我不管。”壮年官吏一甩袖子。“我这次来的任务就是要在年底之前,把县学建起来,明年一开春就好入学。太守府不管,我就去长安,告御状,请天子派几个博士来。”

王唯无奈地转向杨修。

杨修刚要说话,看见祢衡进来,便招了招手,将祢衡叫到身边。祢衡入座,凑到杨修身边。

“这是谁啊,这么莽?”

“庞柔庞子温。”杨修低声说道:“正平,救个急,去豲道做一年教师,如何?”

有志之士

祢衡一愣。“府君,我想去长安论道。”

“这也不冲突。你先去长安论道,回来之后去豲道做教师。马上要入冬了,也不可能让他们集中起来读书。”

祢衡有点犹豫。

杨修又道:“你在汉阳大半年,对新政也算是熟悉了。再去豲道考察一番,岂不更好?比起汉阳,豲道更穷,更需要有志之士的参与。”

祢衡瞅了杨修一眼,点了点头。

杨修莞尔一笑,直起身,拍拍手。“好了,庞子温,你不用去告御状了。我刚刚为你找了一个教师。祢衡祢正平,青州名士,不仅学术渊博,而且与时俱进。曾与天子廷争论道,深谙新政意旨。有他去豲道任教,一定能培养出一批俊杰来。”

祢衡登堂时,庞柔就看到了他,见他一身短衣,手里却拿着塵尾,还以为是哪个外出公干刚回来的小吏。听杨修说是青州名士祢衡,不禁大吃了一惊。

他虽然不在冀县,却听说过祢衡的名字,知道他来汉阳之后,和杨修发生过多次辩论。

杨修的学问是公认的好,能和杨修辩论,足以见得祢衡的学问不差。

“当真?”庞柔长身而起。

杨修点头笑道:“当真,不过他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