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618章(1 / 2)

加入书签

周道登神情严肃,皱眉道:“这周阁老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联合都察院,竟连续弹劾六十七名官员。

昨日跟首辅据理力争的场景,诸位也都看到了吧,只怕以后这朝堂上,不会像此前那般轻松了啊。”

“谁说不是啊。”

何如宠接着话茬,感慨道:“所拟吏治新规,都察院的韩继思他们,一直都在推行,现在内阁这边,陛下交由周阁老主抓,这摆明就是狠抓吏治。

现在朝堂上是这种氛围,可乾清宫那边却没任何动静,很明显……周阁老的种种行为,都是得到默许的。”

说这些话时,何如宠特意看看公事房外,又看了看沉默的钱象坤、吴宗达。

其实此届的内阁,很有意思。

看似东林党出身的韩爌,坐稳内阁首辅之位,内阁被崇祯皇帝赋予的权柄,也呈现不断递增的态势。

只是有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几人,分管一摊子天子所授要务,使得其首辅之威,并不能于内阁做到说一不二。

至于周道登、何如宠这些内阁大臣,所掌职权非崇祯皇帝亲授的,但也被韩爌指派负责一些差事,多数都是务虚向的。

“只怕事情没那般简单啊。”

钱象坤轻叹一声,看向周道登他们,“诸位,难道你们没有发觉,时下朝中局势的变动,开始有些似曾相识了?”

公事房内陷入沉寂之中。

钱象坤隐晦的讲出所想,周道登、何如宠他们,心里又岂会不知,这似曾相识之处,不就是当初天启皇帝御极时,倚重内廷太监魏忠贤,逐步在朝形成激烈党争嘛。

可有些话能讲明。

有些话不能讲明。

党争,开始在崇祯朝复苏了。

只是跟天启朝不一样,崇祯皇帝身边的那帮内廷太监,没有涉足外朝政务,相反却变相圈在某个圈子内。

崇祯朝的党争,成了文官群体内部的对立。

“希望这场整顿吏治之风,别再继续扩大了。”吴宗达沉吟片刻,皱眉说道:“不然正到那个时候,就演变成为了‘整顿’而在整顿了。”

“这些岂会受我等所控制啊。”

周道登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真以为在朝的那帮东林党人,会这般坐以待毙,据说通政司那边,呈递不少弹劾规谏奏疏。”

“那就要看陛下的态度了。”

何如宠开口说道:“倘若最后都悉数留中不发,就算有司呈递再多也没有,只怕到那个时候,内阁就成众矢之的了。”

何如宠所说的这些,颇受钱象坤他们认可,天子还真能做出这等事情。

“当前陛下所关心的,是辽东所生战局。”

吴宗达继续说道:“没看到军机处这边,最近变得异常忙碌,就连陛下,也时不时摆驾军机处理政。”

“好啦,别说这些了。”

周道登见状,忙说道:“我等还是做好份内事吧,至于其他的,就别过多掺和了,这朝局不是我等所能轻断的。”

时下崇祯皇帝,不像御极之初那般,每日都摆驾文华殿理政,而是常待在乾清宫,这使得外朝的文官群体,失去了解天子动向的渠道。

尤其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朝堂出现诸多变动,特设一批新衙署,使得朝中的格局一直在变动着,谁都难以揣摩透天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温体仁补刀

“朕做些什么,不做什么,岂能让外朝那帮大臣,揣摩到朕究竟是怎样想的?”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指着眼前这堆奏疏,嗤笑道:“一点新意都没有,翻来覆去,就是原先的三板斧。

违背祖制,动摇国本,民心不定。

这些是他们就能代表的?在朝整顿吏治,牵扯到他们的利益,开始牵连到他们,一个个坐不住了,就能以偏概全?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将这些弹劾规谏奏疏,悉数留中不发,朕倒是想要看看,周延儒、韩继思他们,如何应对这等风潮。”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外朝所掀起的吏治风波,崇祯皇帝始终没有表态,不过对朝中各派的情况,却了解的很是清楚。

大明的文官群体,多数人都流淌着斗争、党争的血液,这是不可能拔除掉的,地域和政见之争,本就是很常见的事情。

既然党争无法彻底铲除掉,那就让党争变成催化剂,以此来彼此钳制,别影响到自己的诸多谋划。

“皇爷,时下内帑这边,所储银子不多了。”王承恩想了想,作揖禀道:“涉及北地诸宗藩的银子,想从各地运抵京城,恐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宗学已经开始,不少宗藩子嗣在西山那边,进宗学进修。”

“嗯,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司礼监和理藩院这边,催促那批滞留京城的诸藩,叫他们尽快筹措银子进京,否则他们就别想回藩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