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1160章(1 / 2)

加入书签

享受红利,就要承担义务。

这时代,杨峥也不怕他们跑路到国外。

“那就先从京兆郡试征此税。”卫瓘捋了捋长须。

杨峥想了想,“稳妥起见,在大朝时议一议,先放出风去。”

朝会自然顺利通过。

在杨峥的影响下,帝国的高层还算有些追求,心思都不在享受上,鲁芝不蓄私财,杜预、羊祜、卫瓘、卢钦、索靖等虽然出身士族,但为人低调,知道杨峥提倡节俭,一直配合。

他们不反对,下面的人更没有反对的胆量。

再说朝廷也不是要赶尽杀绝,只不过多收点税,每个奴仆按照价值收十分之二的税,豪族们完全承担的起。

关中士民对大秦几乎是盲目支持。

加上杨峥的威信,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不蓄奴就不交税,少蓄奴少交税,对普通百姓和中产之家影响不大。

至于豪族,这些年通过商路,赚得盆满钵满,也不在乎这三瓜两枣的。

相关的律法也很快出炉,文学馆的学士们效率极高。

汉代其实也面临过奴隶问题,设置了奴婢,明码标价,公平买卖。

汉哀帝时期,还规定诸侯王以上可蓄养奴婢两百,依次往下,普通官吏三十人,西汉官吏总数在十二万人左右,蓄养的奴仆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除此之外,官府还有官奴,汉元帝时代,有臣子上书,说朝廷名下的十万官奴无事可干,不然恢复民籍。

王莽谈及奴婢时有言: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

奴婢与牛马住在一起……

到了东汉,进入豪强士族时代,更是一路狂飙。

汉末的著作《昌言》中提到:豪人之家,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朝廷根本管不了……

学士们查到汉桓帝时期的人口数据,全国上下在籍人口五千零六万,有至少两百万户人家蓄奴,富户一至七奴,豪强士族十至上百,加上官奴数量,保守估计全国奴隶一千三百四十七万!

这还是有据可查的。

按照士族豪强隐匿人口的习性,奴隶数量还要往上翻。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汉朝都是建立在奴隶经济之上的。

魏晋时代,连豪酋出身的石勒都是汉人豪强的奴隶!

到了唐朝,更是奴婢交易的黄金时代,官府设“贱籍”、“良籍”加以管理,良贱不得通婚。

其实这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后世西方是怎么崛起的?

汉朝也专门管理奴婢的律法《僮约》,禁止奴婢饮酒,禁止私交朋友,奴婢告主人,官府不受理。

文学馆参照《僮约》,制定了新的律法。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保障了奴隶的生命权,杀害、残害奴隶者,处以流放或者罚没家产。

奴隶杀主,则为十恶不赦之罪,斩立决。

奴隶告主,官府可以受理。

朝廷设奴籍管理所有私奴和官奴。

除此之外,杨峥还特别加了一条,严禁汉民为私奴。

要奴隶可以,去奴役外族人,兔子还不吃窝边草。

蓄奴税和奴法在京兆郡推行,基本没有什么抵抗,民间异常的配合。

大量高车、鲜卑、嚈哒沦为奴隶。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无所谓,以前在部族中日子过得也没比奴隶强多少,入了奴籍之后,家人可以得到一大笔钱粮,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自己也有条活路。

这时代的人对奴隶并没有多抗拒。

朝廷对奴隶管理严格,三年一期,三期之后,私奴和官奴一样,转为治民。

可以继续为主人家服务,不过关系就转为雇佣性质,成为奴婢。

利益

三个月后,蓄奴税从京兆推广到整个关中。

风声早就放了出去,民间渐渐接受了。

存在即合理,奴隶制既然存在,说明适应这个时代,朝廷加以规范,避免其野蛮生长。

很多奴隶都是全家依附在汉民富户之下,其实跟佃农相差无几,只不过失去了一些人身自由,除了种田,还要伺候主人家。

当然,绝大多数百姓是养不起奴隶的。

自己都吃不上饭,更不用说蓄养奴隶。

豪族们就是心有不满,也没有作乱的土壤。

大一些的豪族则无所谓,奴隶合法话反而让他们正大光明的享受。

关中推行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

到了泰兴二年年尾,杨峥发布诏令,全天下推行之。

关东就没有关中这么好说话,尤其是河北豪强,本身具有一定的实力,家中部曲多是乌丸、羯、匈奴等众,不断上书朝廷哭惨卖穷。

说自己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闲钱给朝廷缴税?关东豪族享受商道的好处,又是奴隶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当然不会反对,但他们关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