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635章(1 / 2)

加入书签

陈泰看完,长长叹了口气,佩服道:“士季不愧为天下智士,此一石二鸟之计,也唯有他能想出。十四万大军?士季莫非让相国增兵十万长安?”

“然也!”

“但十四万大军,粮草、军械、辎重从何而来?淮南大战刚刚平息一年……”

“士季欲在渭南一面屯田,一面窥伺蜀凉形势,今年秋收之后,此策便可施行,粮食辎重,可加征赋税,改为官九民一,熬过这两年,天下一统,吾自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司马昭道。

“相国三思而行。”陈泰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算是士族中少有的知道民间疾苦之人,眼下官八民二,已经过的极为艰难,不少百姓逃田,主动当士族的家奴,借以逃避越来越繁重的苛捐杂税。

“无妨,吾自有妙策,只苦百姓一两年而已,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以中原的实力,十四万人的粮草,压力并不大。

邓艾曾建议司马懿在许昌、淮北大肆屯田,曾口放豪言: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中原不止这一块屯田,还有河北、青徐,在这个时代都是肥沃之地。

士子

“洛阳起十万中军奔赴关中!”庞青读着最新的战报。

“十万?”杨峥有些惊讶,不是因为兵力太多,而是来的这么快。

以目前凉州的实力,司马昭、钟会想以十四万大军灭掉自己,几乎就是白日做梦了。

司马昭打个寿春还出动数十万大军,对付自己就十四万?

钟会没有这个能力吧?

如果不是对付自己,那就有可能是冲着蜀国来的。

“粮食呢?”关中已经荒废,十四万人不可能喝西北风吧?

“司马昭加征赋税,官九民一。”庞青道。

明帝后期,中原田赋到了官八民二,这么沉重的赋税下,也不知道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司马昭就不怕官逼民反吗?”杨峥摇摇头,这一次司马昭下了血本,若是不能灭了蜀国,或者灭了自己,境内一定会动荡。

其实从曹操开创屯田制以来,就不断有人逃亡。

揭竿而起不太可能,中原的军事力量一直很强大,百姓早已经被杀怕了。

赋税太重,对民间的打击是全方位的。

汉武帝为北击匈奴,大力搜刮民间,新降生的孩子长到三岁要给国家缴纳税,称之为“出口钱”,年满十五岁缴纳算赋,也就是人头税,每人每年都要向国家缴纳,并且必须用货币,中间又会被粮价压榨一次……

汉书中对此有明确记载:武帝征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事实上,魏末的中原比汉武帝时代更为凄惨。

汉武帝一视同仁,不管豪强还是庶民,一样缴税。

甚至豪强富户会付出更多,告缗令割的是有钱人的韭菜。

民间至少还有条活路。

而司马昭的重赋,则完全摊派到无权无势的百姓头上。

士族豪强有各种方式逃避重税,不交赋,甚至少交。

一来,官府弄不清他们隐藏了多少户,圈了多少田。

二来,官府本身就是士族豪强自己,他们会玩命的缴自己的赋?

司马昭敢这么玩,杨峥不得不佩服他的魄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士族豪强站在司马昭这一边,底层松散而无组织的百姓,便兴不起什么风浪。

对比中原,凉州的赋税则轻了太多。

奴隶、待归、治民,只需上缴足够的田税,每年完成一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基本就没有其他破事。

农闲百姓可以渔猎、畜牧,做些手工制品,拿到集市上售卖。

或者为官府做工,工钱没有,混个一日三餐,填补肚子,也是在节省粮食。

除了田赋,凉州的食盐、牲畜、铁都是官营。

西海随便一个盐湖足够全天下吃上几十上百年。

牲畜也是凉州巨大的优势之一,全天下也就凉州采取大规模官营,在河湟、西海、河套、张掖的广大草原上设立牧场,一头牲畜,能吃也能干活,价值巨大。

还有商税,这些年占官府财政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

中原士族豪强越来越壮大,他们的需求也随之攀升。

胡椒、香料、蜀锦、貂裘、玛瑙、宝石、琥珀、犀角、象牙等等奢侈物都要从领凉州过境。

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有长长的驼队从西方逶迤而来,这些异域商贾的吃穿住行,都要在凉州,他们出手极其大方,带动了凉州的经济,让百姓也能沾些油水。

自从清剿了沮渠部之后,凉州的经商环境大为改善,很多西域商人干脆直接在姑臧购买宅邸。

去年攻破长安、斩杀司马孚、王基,姑臧的宅邸价格便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升高,有了大都会的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