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03节(1 / 4)

加入书签

哪怕是世代仇恨的异族人,也能够进行这种类似“驯化”的过程。

平安说不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对目前的他来说,应该算是好事,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想要兵不血刃的达成边境的民族融合,化解掉可能出现的战争,和平的解决西戎问题,是有可能达成的。

不说别的,如果再过几年,恐怕就算平安将这些人放回草原上去,他们也不会习惯那里的生活了。

这又给平安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有没有可能自己将这些人都放回草原上去,让他们去分化草原部落呢?就算不能分化,让他们去将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带回来,也能够大大减少西戎国内的人数。通过这种办法,说不准将来真的会有西戎人迫不及待的偷渡到大楚来生活。

那时候,西戎还能够拜托大楚的影响吗?就算他们还是个独立的国家,又有能力对大楚发动战争吗?

因为平安没有低调的意思,所以他们这一路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引起轰动。以至于还没有回到京城,京城这边就已经收到不少消息了。

古往今来,回京见驾能够弄出这么大的排场的人,恐怕也就只有平安一个了。

偏偏他做的还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即便有人心里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

为什么从古到今有钱人回报家乡都免不了要修桥铺路?因为这是最接近国计民生,又最能够看得到效果的地方。莫说这时候,即便到了后世,市政建设之中,修路也是重中之重。许多城市几乎每天都在修路,因为这是最容易做出来的政绩。

所以平安做的事情,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价值。只要在自己任上修了这么一条路,那就是明晃晃的政绩,这时候,若是有人要阻挡平安做成这件事,恐怕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平安这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多出了无数的盟友,更不知道回到了京城的田太监,处境也跟他设想的不一样。——他要操心的不是怎么说服其他人同意平安的做法,而是要跟那些想要夺走这份好差事的人斗智斗勇,抓住这个能够让自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没错,现在不止皇宫里,就是朝堂上也有不少人紧盯着这件事。甚至几位宰相已经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然后联合起来像皇帝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够开口,将这件事情交给朝廷官员去办。

至于司礼监这边,自然也要努力帮助田太监保住已经落到了手里的东西。他们和朝臣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如今两边的气氛越发紧张了。

这件事,已经彻底脱离了平安的掌控,变成了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让朝中所有消息灵通的官员都忍不住瞩目。

之所以还未完全爆发出来,不过是所有人都在等平安回到京城罢了。

【第四卷 乱花渐欲迷人眼】

回京面圣解难题

最后平安还是没能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到京城。

毕竟京城里的人早就等得不耐烦,平安要是真的这么一路修路修到京城,恐怕这一年过去了都未必能够走得到。他自己想要用这件事情来造势,增加别人的信心,殊不知对于政治层面的东西来说,这些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其他人根本就不愿意等那么久。

皇帝也不愿意。

他的心情大概跟别人有点儿不同。毕竟不管平安做了多少事情,那也都是为了大楚和朝廷,他又不需要抢这种功劳,自己治下这样的事情越多,也就越能够说明他是个治世明君。

皇帝只是有点儿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平安弄出来的水泥路。

跟平安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脑子里似乎随时随地都能够拿出许多的奇思妙想。之前的雷震子也好,现在的水泥路也好,没有亲眼看到,光是听其他人的描述,总是隔靴搔痒,让人意味不尽。

而皇帝既然有这个特权,自然就不想等下去了。——他身为皇帝,没有第一个看到这些发明已经很不快了,何况现在连那些普通百姓都见到了,自己却偏偏还要等,皇帝焉能高兴?

于是一声令下,让平安将工程队留在后面,自己带着少部分做实验用的水泥进京。

平安本身的目的是造势,现在皇帝这么迫不及待的下旨让自己回京城,显然他做得很成功,或者说成功得有点儿过分了。

饶是如此,等到平安终于回到京城时,也已经入秋了。

打马到达城门外,平安坐在马上,看着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心中思绪万千。不过也让他更加肯定,这一次离开京城,是做对了。

现如今平安回想起之前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只觉得轻浮幼稚,带着几分不忍直视的自夸。

那时候毕竟刚刚穿越过来,许多事情还并不了解,只是循着本能去做。实际上那时候的平安,虽然脑子里存的东西很多,但能够联系实际的部分却少。好在还知道低调,否则的话,说不准已经做了错事,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出去这一趟,除了经历战争的洗礼,让他平安的性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