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一百八十九章 乱世枭雄1(1 / 2)

加入书签

李忠冷笑一声,看着袁绍就像是看着一白痴一般,面带嘲讽道:“难道你袁大公子没看见他们向本将军递狗爪子吗?”。

“你”,袁绍语塞,不知作何辩解。

这些护卫他也知道不是什么好鸟,就他自己都不是什么好鸟,可是谁又能说什么呢?

无非就是他有个好老子呗!!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么个主子,那他的手下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袁公子,这是哪里来的乡巴佬,他以为这是在乡下吗?”

“是啊,是啊”

“我看啊他这是在找死”

“就是,敢惹袁公子,我敢说这小子死定了”

袁绍身后那一群王公贵族纷纷议论开来,当然矛头自然指向李忠。

见他们出声,袁绍心情好了一点,但却是怨毒的瞪着李忠,认为现在他之所以这样,呆在洛阳城,都是李忠造成的。像这种人是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一味的认为自己之所以这么不顺利全都是李忠造成的,可悲!可叹!!

“将军莫要怪罪,本初也是无意冒犯,请将军给个面子”,这是袁绍身边一名身材略显矮小,长相有些粗犷的男子说道,一身锦袍,倒是显出几分尊贵。

只是这话刚说出口,那男子自己就有些后悔了,人家连袁绍的面子都不给,你算个屁啊。自己又不是什么皇子,可是说出的话如同泼出的水一般。

“你是谁?”,李忠淡淡的问道。

“在下曹操,现任典军校尉”,那男子朝李忠抱拳道,有着几分恭敬,而且将自己的身份放得很低,尽管他的身份不一般。

其实对于李忠他还是很佩服,以弱冠之年便三番五次击败胡虏,扬大汉天威于北方。

这次倒是李忠有些惊讶了,没想到这人居然就是曹操,如果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穿着一身锦袍,李忠还以为这是哪里的小流氓呢?

这下李忠心里倒是活络开了,要不要现在就宰了他,要不然以后这绝对是个大威胁。对于这个后世的乱世枭雄,李忠还是有几分忌惮。

李忠不停的在心里思索着。

而曹操袁绍则是看着李忠,等着他做出决定。

可怜的曹操还不知道李忠现在根本就没想要不要放过袁绍,而是在想要不要干掉他。

如果他知道了的话,怕是要气得吐血。尼玛这叫什么事,狐狸没打到,反而惹了一身骚!!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家、书法家。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三国志·武帝纪》中说曹嵩“莫能审其本末”。

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

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公元174年【甲寅年】(熹平三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

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

任顿丘令。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

只是李忠这只蝴蝶几乎打乱了所有现在的历史。

而蹇硕对于蹇图的事视而不见是有原因的,乃是因为小时候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