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57节(2 / 4)

加入书签

中有数了。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我忽然感受到了盛夏午夜的潮湿闷热。那种阴森冰冷的感觉虽然消失了,就像是突然从空调房走到大太阳底下,瞬间不会觉得燥热,反而更是冰冷。

我很不舒服的打了几个哆嗦,逼出体内寒气,心有余悸地望着这条逼仄阴暗的里份:“别不是这里面,真有鬼吧?”

“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只是做个防范,求个心里踏实。”月饼又在里份口横着洒了一道糯米石灰互掺的粉末,“咱们这么多年,哪次真得遇见鬼了?心里没鬼,万物皆可爱。”

我当然明白,月饼这是因为我在月湖边,迫切于“穿梭时间空间”兴奋向往,失了常态,暗中提点我。心里有愧,当下也不多言语,收敛心神,摒除杂念,细细观察这条老里份。

由入口向里边望去,视线所及,每个几米的昏暗路灯,仅能照出一小圈光亮。左右两排破旧的二层老楼,如同垂垂将死的老者,大块大块斑驳脱落的墙皮就像老人斑,烙印着岁月无情变迁的沧桑。

几根电线杆子贯穿里份,电线像雨打风吹后的蜘蛛网,横七竖八乱糟糟一团。一辆八九十年代的老式自行车随便靠在墙角,旁边是一个废弃的沙发,几只野猫正在趴在上面打盹酣睡。

一排排已经褪去红色木质窗棂,很寂寞地虚掩着,随着夜风“吱吱呀呀”地涩响。居民们的呼噜声、小儿夜啼声、母亲轻声哄慰声,老人“嘶嘶”咳嗽声,于这条苍老的街道此起彼伏。

那一刻,仿佛真有穿越时光,回到一个世纪前的错觉。

唯有几台装在屋外的空调主机,倔强地维护着现代感的骄傲。遥想百年前,这里曾是最有钱、有身份的人居住地,该是多么繁荣?如今却是如此破败落寞,真是应了那句古诗——“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触景生情结束了?”月饼头也没抬地检查着背包里的物件儿,腰间别了一排桃木钉,“这条里份有没有特别的格局走向?”

我深吸口气压下缅古怀今的矫情,能做格局走向的位置也已了然于胸:“单单是这么看,和别的城市的老胡同没什么两样儿。”

“四点一刻,天快亮了。”月饼摸了摸肚子,砸吧着嘴,“赶紧忙活完,找地儿吃东西。折腾一天一夜,上山下水的,饿死杂家了。老规矩,我打头阵你殿后。要是有危险,我上你先跑。”

“滚!小爷我什么时候临阵逃脱过?哪次不是奋勇杀敌,化险为夷?”我摸出军刀摆弄着,抽着鼻子使劲闻了闻,“月公公,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怎么闻到一股子热干面的香味儿?”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月饼摸摸鼻子,嘴角扬着笑,嗓音很是磁性,“凌晨的武汉,忙碌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为第二天的工作补充着足够的体力。老里份的居民们,已经陆续早起,为着一天的生计奔波。如果说,黄鹤楼是武汉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那么,一碗辣得通透的热干面,则是武汉人民开启美好一天的美食眷恋。”

“你大清早的模仿《舌尖上的中国》台词干嘛?”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说月饼这是饿得五迷三道了?不能吧?

正胡思乱想着,里份深处传出“叮呤咣啷”锅碗瓢盆碰撞声。路灯光亮所至边缘,一条黑黑矮矮的影子,佝偻着身躯,推着半人多高的小推车,由远及近缓缓走来——一位早起卖热干面的老者。

推着面摊小车的老者,像是一位在黑暗中点燃光明的使者。沉寂熟睡的黑暗老里份,屋灯随着他走过的脚步,依次亮了起来……

妇人们推开门,端着脸盆蹲在水龙头前接着水。男人吆喝着打着招呼,开着粗俗的玩笑,匆匆洗了把脸。推着、骑着形形色,色的早点餐车,零零散散地走向里份口。奔往各自熟悉的小区门口、街道拐角,为了最简单的生存希望,绽放最真诚的微笑,做出最可口的美味早点。

老人嘴里叼着根烟,“吧嗒吧嗒”抽着,枯瘦的双臂青筋暴露,吃力地拖着面摊小车,笑眯眯地和擦身而过的男人们点点头。

“李叔,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没子没女的,还起这么早拼老命。”骑着电动拉面车的四十多岁光头男子混不吝地调侃,“是准备给攒钱给我们找个李嫂么?”

李叔嘴里那根烟像是黏在嘴唇,上下摆动着笑骂:“臭小子,拉面别用隔夜牛肉!”

“放心吧!上次让您老教训了‘买卖凭良心,银子多又新’,再不敢糊弄人啦。您还别说,这个月生意格外好。”光头男子脸颊两坨高原红,此刻更是红得冒血,“哥几个都发财啊。”

“肯定比你赚得多。”男人们嘻嘻哈哈互相点着烟,打量我们几眼,各奔东西。

唯有李叔,依旧不紧不慢地拖着车子,越走越近:“老了……不中用咾,手艺要失传了。”

“好香啊。”汤料的香味愈发浓烈,引得我口水横流,使劲咽了几口吐沫,久违的民间烟火气熏起的温暖弥漫心头,“这才是一个城市该有的样子嘛。”

“小伙子,来碗热干面么?”李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