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63章(1 / 2)

加入书签

我示意他坐下说话,赵慎便直言不讳:

“顾行秋在朝中民间人心日盛,其威望之高,已非寻常臣子可比。虽然其为人忠心耿耿,但毕竟权力过大,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段曾琪接过话茬,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意:“陛下春秋大盛,我朝本就不宜设立摄政王,然陛下当初力排众议,执意封顾行秋尊位,今顾行秋虽无越权之意,但为防微杜渐,宜夺其摄政王之位,以绝后患。”

我听后沉默不语,微微扶额,很是头疼。

赵慎是个难得的贤臣,但有时说的话真不是那么中听。

但赵慎和段曾琪的话也在理,朝堂之上,权力分明,任何一位人臣权势过大,都会不利朝局,可顾行秋于我自然是例外。

片刻之后,我缓缓开口:“摄政王暂无过错,且一心为朕分忧,此事容后再议吧。”

赵慎似乎早就料到了我会这样答,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或失落,只是淡淡一笑,道:

“国运兴衰,贤才为本。臣素日里结识了几位有识之士,陛下可有兴趣一听?”

我挑眉:“太师直言无妨。”

“有宋濂者,精通经籍,学问渊博,次如陆澄,刚正不阿,清名远播,再有周忱,虽年轻,却有锐气,善于机巧之术。” 赵慎一一道来。

我听得仔细,却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道:“朕记得这些人的名字。”

前不久顾行秋才提拔了这些人,这几人也确有奇才。

赵慎见我了然,又拜道:“臣所说的这几个人,皆是顾行秋举荐,臣一一拜访过,他们一众人等,皆对王爷感恩沐徳,说是马首是瞻亦不为过。”

“再有,这三人所处之职,虽官位不高,却皆有实权,处三司控六部,十分机要,陛下不得不重视。”

我闻言,眉头微蹙,沉声道:“太师所言非虚,然太师此言何意?”

其实我或多或少亦有所感,只是举荐之恩,君君臣臣,顾行秋身份尊贵,荣宠之余,朝堂上的气氛却因此变得微妙起来。

赵慎和尚书段曾琪每每在朝堂上和他作对,说一反一,说二提三,此举无疑是在朝廷的天平上施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使得原本平衡的朝局出现了一些倾斜。

一些心明眼亮的官员便开始暗中打量形势。

赵慎和一众老臣在朝中的影响不可小觑,而赵慎和段曾琪此举,明晃晃的挑衅,无疑会引起朝中官员被迫站队。

而顾行秋提拔新人,老臣如此针对,势必会让新臣不满,久而久之结为党派,纷争不断。

简直愚不可及。

“陛下,”赵慎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我的沉思,“臣有一计,可安朝局,亦可保摄政王之位。”

我转过身,目光如炬:“哦?太师有何妙计?”

赵慎微微俯身:

“陛下可设一职,专责协助摄政王处理国事。此职由陛下亲自任命,人选必须是朝中公认的贤才,且与摄政王无过多私交。如此,既可分摄政王之权,又能显示陛下对摄政王的重视。”

我沉吟片刻,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太师之计,甚合朕意。那就依太师之言,设立监御司一职,由朕亲自选定人选。”

“待薛奇正回来了,便由他任之。”

赵慎瞳孔紧缩,刚要开口,我笑看他,略带警告道:

“如此,可有不妥?”

“臣无不妥。” 半晌,赵慎应诺。

自此,朝中议论声更加此起彼伏,有的认为摄政王一心为国,实乃国家栋梁,予权无可厚非;或则暗合赵慎和段曾琪,主张削弱顾行秋,以维皇权。

而我立薛家的人为监御司后,朝廷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我生怕它不够乱,又添上一把火,赐顾行秋入住紫宸,加九锡,同行同住。

居处本无郎

顾行秋本人倒是恬淡如初,纵然上奏弹劾他惑乱君心的折子一本接着一本,他本人却也没有丝毫怨言。

所幸朝臣不敢弹劾皇帝因宠失正,我便撑着头看他笑话,念折子给他听:

“摄政王顾行秋,因上之偏宠,目中无人,悖逆不轨,又扶植心腹, 暗蓄羽翼,有潜养私党之嫌。今国子监多徒皆受其点拨,奉之若半师。伏愿陛下勿为其所惑,勿过宠之。”

我朗朗开口,见顾行秋批折子的手似乎顿了一顿,随即冲我冷脸:

“甚好,那请陛下自己来批折子,勿因宠失正,臣不胜感激。”

我不作声,趴在案上笑了。

不过顾行秋举荐的人确实不错,其理念和格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顾行秋的影响,倒是在朝中形成一股清流。

那些人挑不出他们的错处,便只能一味地弹劾顾行秋扶植党羽。

却也挑不出毛病,便只能说这人狐媚惑主,让我勿过宠之,着实可笑。

倒是赵慎和段曾琪最近息了影,收敛锋芒,不再公然针对顾行秋,是却也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