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二十二章 周国衰张士诚归顺朝廷 螳螂(3 / 4)

加入书签

。天完国现在没有了丞相,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就先担任一个宣慰使,以便处理有关事务。”

当天,他派亲兵侍卫队队长带上倪文俊的头颅送到汉阳帝宫,并把自封宣慰使(元朝职俸从二品)的奏章呈送徐寿辉批准。

其实,陈友谅是借此试探徐帝,看他会不会感激、重用自己,封他更大的官。

徐寿辉的脑子不是很灵,他没有想到那么多,觉得陈友谅为他除害,想做大官也是合情合理,就顺水推舟,同意陈友谅为宣慰使,享受其俸禄。

闰九月乙丑日,“宋国”中路军右翼副帅破头潘率部攻占了朝廷腹地中书省直辖的晋宁路潞州城(今山西长治市)。

闰九月丙寅日,“宋国”中路军右翼元帅关先生率部攻打朝廷腹地冀宁路城(今山西太原市)时,被陕西行省左丞察罕帖木儿率军击退。

这个月,陈友谅命令赵普胜会同一支归附的青军进攻安庆路城(今安徽安庆市)。

东周时期,今安庆潜山县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庆古城之地叫宜城渡,其地的登云坡原名叫盛唐山,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发出“此地宜城”之语,故安庆城别名“宜城”。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含“平安吉庆“之意)。

安庆城始建于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年(1217年)。当时朱熹的学生黄干任安庆府知府,为了抵抗金国侵略的需要,身先士卒,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县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移治所于罗刹洲、杨槎洲。

南宋理宗(赵昀)景定元年(1260年),于开庆元年(1259年)再任建康府(今南京)知府的马光祖为了防止蒙古大军从长江水路进攻建康及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考察建康沿江上游,发现在宜城渡建城易守难攻,于是废弃舒州府,但是利用了舒州府城墙的砖石,将其拆运至东面约45公里的宜城渡修筑了新安庆府(今安庆市)。

安庆城西望狮子山,东连秦潭湖,北枕大别山龙头,南踏长江之波涛。东北有菱湖、莲湖、大湖相伴,东郊有秦潭溪流屏护。自古留下“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安庆宋元古城平面为西面呈弧形的正方,周长约5600米。城台高2丈(约63米),墙堞高48尺(约152米)。垛口高24尺(约076米),宽1尺(约032米)。利于防守放箭。

西城墙大约自今新义街南端(和沿江路交汇处)外侧起,北上偏西沿着玉虹街至四方城街,再呈弧形延伸到李公祠巷东北头止。

北城墙从北门向东沿着今日菱湖南路内侧延伸,大约到此路与宜城路北端交汇处止。

东城墙大约位于南北贯穿的宜城路内侧,到沿江路北侧止。

南城墙从宜城路南端的沿江中路内侧直到新义街南端止。

安庆宋城有四门。

西门为主门,叫观山门。明清时改叫正观门。大约位于新义街与玉琳路交汇处。城中的墨子巷西通玉琳路直达西门,东通天后宫街直达东门。

北门叫集贤门。位于李公祠巷与北正街交汇处,明清延用至今。

东门叫通江门,门前的护城河把城东北的菱湖和长江连通。在明清时改叫枞阳门(此名至今还有)。大约位于天后宫街延长线与宜城路交汇处。

南门叫望海门,大约位于大南门街南端与沿江中路交汇处。走出南门,有一个长江古渡码头。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为了防御起义军,元朝官府在安庆城司下坡街的北端(今龙门口街56号)修建了安庆路衙门子城(今安庆第一中学处),城门上建有一栋大木构架抬梁式七檩单檐谯楼。

后来朱元璋、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这座子城被毁,成了断垣残壁。在朱皇帝“高筑墙”的国策要求下,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安庆府子城及谯楼,此谯楼即府衙望楼。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安徽布政使司治所由暂驻地江宁(今南京)正式迁至安庆,安庆府衙移至安庆旧将军府。

安徽布政使司迁移前,对原安庆府衙子城及谯楼再次修葺。谯楼外,建有三门石枋,面朝西南。中门额楣题词“薇垣”,左门额楣题词“承流”,右门额楣题词“宣化”。

司衙子城内,左为宪书局,右是华阳阁,正中仪门后为大节堂。目前仅存的司衙子城大门和歇山顶重檐谯楼是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主持修建的。

吴坤修亲自题写门额“白日青天”。寓意:为官应“两袖清风、清正廉明”。

再说“天完国”赵普胜攻打安庆城。河南行省左丞(正二品)余阙上城指挥元军顽强坚守,抵抗一月有余。双方死伤上万余人,赵普胜依然没有攻克,最后垂头丧气地撤走。

余阙,曾是汪广洋的老师,元顺帝元统元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