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475节(2 / 3)

加入书签

想拿出五万两,在北方打造新式炉子,供养老幼之家。”

“五万两?”

朱允炆有些惊讶,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毕竟这五万两,可不是洪武年间贬值之后的五万两钱钞,而是真正的价值。

按照新式炉子的成本与煤炭供应,至少可以满足两万户老幼之家的需要。

接过账本,朱允炆看去,不由深吸了一口气,道:“收益如此之多?”

马恩慧笑道:“今年新式炉子的买卖刚刚开始,收益至少要年后才能送来。就其他产业,收益也是惊人。”

朱允炆低头看着账册中的结余中的阿拉伯数字:481915。

这些收益的来源,除了与兵部最稳定的医用纱布交易外,就是皇家中央钱庄、中华书局、文工团、织造、羊毛衣……

“今年收益陡增,多少有些取巧的成分,毕竟最大一笔收益还是来自于皇家中央钱庄,铜贵银贱,挤兑风潮,凭空增利近二十万贯。明年的话,怕会缩减不少。”

马恩慧解释道。

朱允炆笑了起来,铜贵银贱背后的乾坤大挪移可不常见,有过一次风波之后,商人开始接受并大规模使用新式宝钞,市场上虽是钱钞并行,但铜钱与银两更多应用于小规模交易,买个日用品之类,大规模的商品贸易,基本上转行大明宝钞。

这种局面,避免了铜钱在市场中的匮乏,让银铜宝钞之间的兑比相对稳定了下来,加上中央钱庄铺展的速度很快,最远的已经到了广东,有朝廷律令与中央钱庄托底,晋商、徽商、浙商等作为主力推行,新式大明宝钞赢得了民间的信任与支持。

“琉璃厂已经制备出精美的玻璃制品,玻璃切割、制形也越发成熟,放大镜的库存也已上千,眼下京师正是热闹起来的时候,也该拿出来换些钱财了。”

朱允炆盘算着。

马恩慧听闻后,询问道:“说起玻璃,臣妾想起来不久之前,皇上曾命人在国子监搭建了一个玻璃房,那是做什么用的?”

朱允炆嘴角含笑,说:“自然是有大用处。”

马恩慧见朱允炆保密,不由瞥了一眼,又拿起了针线。

朱允炆凑近马恩慧,刚想说话,内侍走了进来,禀告道:“启禀皇上,曹国公秘密求见,有要事相商。”

“曹国公?”

朱允炆眼神一寒。

自己可是在武英殿等了他一整天,安全局带走李增枝是上午,以李景隆的耳目,不可能不在第一时间知晓消息。可他偏偏没来,害自己白等。

这眼看着就要休息睡觉了,他却又偷偷摸摸求见,搞什么鬼,见不得人吗?

朱允炆思索了下,吩咐道:“让他到武英殿门外候着吧。”

马恩慧看了看想要出去的朱允炆,连忙起身,取来披风,道:“夜间天凉,早去早回。”

朱允炆深深看了一眼马恩慧,走到门口时挥手喊道:“待雪来时,朕给你摘百花。”

李景隆是个软骨头

武英殿外,寒风卷动。

李景隆隐藏在黑暗中,时不时小幅踱步,左顾右盼,一脸悲愁。武英殿的灯火点亮了,光芒驱散黑暗。

“曹国公,请吧。”

内侍走了过来,恭谨地说道。

李景隆抬起脚,犹豫了下,终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踩在了灯火的光芒之中,一步步向前走去,只不过身后拖着的黑色影子,似乎显得尤为沉重。

朱允炆看着行礼的李景隆,沉默了会,方开口:“曹国公深夜求见,有何要事?”

李景隆听出了朱允炆语气中的不快,不敢擅自起身,只好再叩头,推了推一旁的木匣,道:“臣李景隆深夜求见,是有一件物,需送还皇上。”

“送还?”

朱允炆看向木匣。

内侍走了过去,打开木匣看了看,又检查一番,从端到了朱允炆桌案上。

朱允炆看着木匣里的瓦片状物件,眉头微皱,问道:“这是太祖赐给李家的丹书铁券,此时拿出来是不是不合时宜?”

虽然朱元璋发了几十份丹书铁券,也没遵循铁券的规则,但那毕竟是朱元璋,朱允炆没那么生猛。

在朱允炆眼里,丹书铁券就是一份特殊的保险合同,大臣犯了错,出了事故,触发保险条件,皇室给予一次全额赔付,然后合同解除,不令续约。

当大臣再出事的时候,因为没有签保险合同,只签约了劳务合同,这份合同里虽然声明了工资、休假、福利等内容,但毕竟只是一份劳务合同,它不是保险合同,出了事,该抄家的抄家,该摘脑袋的摘脑袋,不作商量。

老朱明显没有把握住保险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当大臣触发保险条件的时候,老朱根本就没兑现,然后直接按寻常的劳务合同执行了,什么解除劳务合作关系只是最轻微的,剩下的就是追究一般损失,重大损失,刑事责任……

朱允炆认为,人家这份合同毕竟是给大明公司签署的,它不是跟朱元璋签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