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六四四章 不要给大人压力(1 / 2)

加入书签

“新大陆的意思呢,就是海外另外一片跟大明般广袤富饶的土地。”

何瑾笑过之后就开口解释,随后又漫无目的一样言道:“哎呀,其实新大陆你也不用了解太多,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咱大明不是什么天朝上国,海外其他国家也不都是落后的蛮夷。以前因为航海技术还不发达,大明同那些国家交流甚少。可现在人家那里已开始航海探索,并早已同我们大明私下贸易了。”

为了论证自己的话,何瑾就扭了下头,向唐伯虎问道:“这几年来你也浏览了不少地方,尤其闽浙沿海一带,就没感受到如今的人文,同老朱建国初很是不同吗?”

“有何不同?”这话一出口,唐伯虎就不由代入其中。可想了想,又觉得没个具体的头绪。

“就是大明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人口增多,城市繁荣,沿海地区陆续又被百姓填满。而且,私下的海上贸易很是繁荣。”

“私下的?”唐伯虎这就有些明白了,然后苦笑道:“那可不是私下的,而是早就摆在台面了。”

“沿海商队靠近海岸,百姓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与大海商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

说到这里,唐伯虎眉头就蹙了起来,道:“之前看到这些,我还感叹大明吏治败坏,律法松弛,百姓们人心不古可听你的意思,此事反倒是正常的?”

“当然是正常的。咱大明虽不是天朝上国,可物华天宝是一点不差的。尤其所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很受那些海外国家王公贵族的欢迎。”

“老祖宗早就说过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何瑾就也很不解地看着唐伯虎,道:“利之所驱,大量的西夷商人自然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而来,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方物,利可十倍。”

说着他就一翻身,伸出一只手在唐伯虎眼前翻了翻,道:“十倍之利耶,有这种好事儿,老百姓为了生活,凭啥不去干?”

“又不是人人都跟你一样,写首诗词画副画,就能维持十天半个月的花销。普通老百姓没地种、没活计干,明天就会被饿死,你却要跟他们讲人心不古?”

这一下,唐伯虎就有些无言了。随后眼珠子转了转,才弱弱地说道:“你,你好像跑题了”

“什么跑题了,我就是随便跟你聊聊,没啥主题。”

“还,还是有的。”唐伯虎的语气就更尴尬了,提醒道:“那,那个篱笆院儿”

“哦”何瑾拉了个长音儿,这才反应过来:“那个主题其实就跟咱刚才说的有关,对外贸易咱大明是禁止的,可巨大丰厚的利益又在那里放着,自然就会有权势、有胆量的家伙去做。”

“东南沿海的富商大贾、豪门大族,还有沿海悍民就纷纷建造巨型船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贸易。不少生活困苦的贫民、从卫所逃脱的军户,也纷纷入海求生。”

“嗯,还有一些宦途失意的士绅,及穷困潦倒的书生混迹其中这时间一长,几种势力联合起来,就形成了较为庞大的武装走私集团,也就是海商集团。”

说到这里,何瑾忍不住又发出了令人头疼的嘿嘿笑声,道:“可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干的律法禁止的买卖,没有保障怎么能行?”

“于是水手也要兼一下打手,正好倭国那片儿一堆浪人瘪三儿更好用,海商集团也就引进了过来”此时何瑾就诡笑着看向唐伯虎,道:“现在听着是不是,感觉有些耳熟了?”

唐伯虎脸色就有些变了,他很想争辩,可话到嘴边又发现何瑾说的都对。

然后何瑾就继续不停,道:“篱笆院儿扎好了,可走私贸易还是要做,不做豪门大户挣不到钱,更要命的是贫苦百姓不能断炊。”

“然后海商的进货渠道又全由沿海的豪门大族控制,动辄以‘官府查禁甚紧’为借口,大肆囤积居奇,令海商苦不堪言。”

“本来合作无间的两方摩擦越来越大,当积怨渐深时,海商集团终于用武力报复,杀人放火,将其家私劫掠一空而去。地方官员肯定不愿背锅啊,为推倭罪责,便向上司宣称倭贼入寇”

终于说完自己的理论,何瑾就拍拍唐伯虎,道:“现在你还觉得,篱笆院儿扎那么严实,是件好事儿吗?”

前因后果一被剖析,唐伯虎脸色就白了,道:“如你这般所说,大明海禁愈严,倭寇作乱反而会愈加猖獗?那,那我等就不能孤绝海外,与世无争?”

“幼稚不?”何瑾对这个话题都懒得回答,道:“孤绝海外的前提,就是断送整个沿海豪门大户、普通百姓的生计。”

“然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贸易利益已经形成,人家海外那边儿正常贸易得不到,自然也会抢”

这时候,何瑾就起身从车里的箱子里拿出了改良的鸟铳,道:“那些红毛夷,烧瓷器、织丝绸还有炒茶叶的本事儿不如咱们,可在弄火器方面却不差。到时候人家船坚炮利开过来了,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