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834节(2 / 3)

加入书签

这么多的时间,不可能来多少见多少。

从这个角度理解,皇帝照顾张璁说要见他的儿子,自然也是不易的。

元宵节之夜,

皇帝身穿冕服登上了承天门楼,仰头所见是烟花满天,灯火辉煌。

皇长子载垨也回京了,他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排队上前磕头,每个人都要说一句祝福之语,为新年添彩。

除了老二载壦因为太远,其他人都到齐了。

朱厚照则收起了严肃教育的那个劲,毕竟不要在这个时候煞风景,而是开心的接受了皇子和公主的祝福。

元宵以后,大朝会之前,朝中各衙门开始呈递去年的主要成果。

各自衙门对应各自的事情。

其中比较受到关注的是户部。

正德二十一年,大明夏秋两税所得税银共计五千五百余万两,其中自日本直接收入一千四百万两,全国盐、茶、铁等税收入一千二百万两,少府和南洋公司共计上缴利税一千零三十万两。

这三个是大头了。

除去这些,剩余的一千八百余万两来自各省农业税,海关税和早年施行的部分零散商税,还有一些……是办案子查抄抄来的。

现在大明既接受老百姓缴纳实物,也接受折成白银缴纳。

所以除了直接银钱利税,还有实物税,包括粮、布、帛、棉等,主要的是粮有三千四百万石。

这个数字因为实物折银之后开始下降,

但却是税收制度的进步,毕竟拉粮食实在不方便。

而除了二十一年岁入,国库之中仍有存银三千四百万两。数字有点下降,主要是二十一年打了仗。

当初大汉朝说串钱的绳子都烂了。

现在大明也到这个程度了。

毕竟从正德十二年以后,天下田亩丈量清楚,张璁担任首辅又力行改革,惩戒贪官,大明朝这十年是没有战乱、没有动荡也没有人祸的超稳定十年。

这个国家迎来了又一个盛世的顶峰。

其实后世翻历史时,发现明朝的岁入往往只有几百万两。

之所以和现在差距那么大,一方面是当时的朝廷根本收不上来税,不要说丈量田亩了、屯田清理了,就是土地税的税收体制都快崩溃得差不多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白银输入提前了很多年,

当时是隆庆开关,现在是正德开关,天量的白银输入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现在再说几万两白银,可能君臣上下都觉得是一笔很小的钱。购买力也和几十年前完全不同。

还有一点,是朱厚照与其他伟大帝王与众不同的地方,

就是他并没有特别强大的对手,

汉武帝要面对匈奴、李世民要面对突厥,康熙要面对准格尔和西南的三个王爷。

可在十六世纪初期,明朝正德年间,大明四周并无显赫强敌,只有大航海时代的缓缓开启。

再有就是他其实也比较‘抠’,不会稍微看到国库富余就大兴土木或者奢侈享受,其实还是一如既往的厉行节约。

真的是多出来的钱,那么可以给受灾的地方免税,可以兴修水利、可以投资各种学院。

这些钱是花出去了,但财富没有凭空消失,最后还是会以另外的形式再流回来一部分。

今年朱厚照又开始计划,对于一向比较穷困的省份进行一定程度的税赋免征,这种地区往往也收不上来几两银子,没必要一直压榨。

朝廷的钱是足够的,商税开征以后,农民的税赋当然就有了减免的余地。

轻徭薄赋,也就不再是停留在纸面意义上的词汇。

至于京畿地区,

那是更加的繁荣了。

朱厚照站在承天门,就能看到这座雄城的南方集中矗立起十几座相对高耸的建筑,到了这一年一度的欢庆之日,也都挂起灯笼,在黑夜之中非常显眼。

元宵之后,京师开始极度的拥挤,

什么色目人、高丽人、东瀛人包括南洋那些国家的,约有十几个不同国别的人群开始聚集。

这就导致只要是挂着牌子的楼堂馆所全部爆满,而且价格不是翻两番,而是三至四番,但也没关系,外国来的使臣、商人全都有钱,他们到这里遍地洒金,根本不在意这些固定投入。

而京师的商人也把这次大朝会办成了民间的商品展览,精盐、雪糖、地图等等商品全都摆了出来。

从西班牙远道而来的商人奥罗拉,便有了类似当年马可波罗在东方游历的经历,如果说在杭州他觉得是繁华的话,到了京师,基本就是瞠目结舌了。

从入城开始,他看到的就是规划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等到走到高楼前,抬头仰望看到六楼之上仍然有人如履平地,还通过空中廊桥连接时,整个人都呆滞了。

他无法想象,遥远的东方竟然有这样一个世界。

要知道在西方社会,城里面还是屎尿遍地呢。

等到坐进酒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