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131节(1 / 3)

加入书签

现在秦国大大方方放走赵国战俘,甚至都没有把战俘留下来当开垦的奴隶。如此反常的姿态,让魏国和韩国都吓得寝食难安。就是两国国内真正有才华的贤臣,也都请求国君收缩防线。

秦国此次战役没有任何战略和政策上的失误,延续了秦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魏国和赵国都不敢对上党动手,所以长平郡得到了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

有了安稳的环境,再加上朱襄的“慷慨”,只一次大丰收,长平就呈现出欣欣向荣,仿佛有成为大城池的迹象。

伯夫介绍长平的时候表情十分自豪,显然已经将长平当做自己第二个家乡。

廉颇逛长平的时候,有不少将领都向廉颇行礼。

廉颇一个都不认识——他不会认识无名小卒。但从那些人的态度和口音,他就知道这些人恐怕都是曾经赵国的长平守军。

赵国战俘中有许多人留在了长平,在白起的担保下,秦王给了他们信任,让他们成了长平的守军,留在长平继续开垦。

廉颇看见几个暂时休假的秦军勾肩搭背的模样,表情古怪道:“那几人中有赵人也有秦人吧?”

楼缓虽然是用很正常的语气说话,但廉颇总觉得他在阴阳怪气:“不,他们现在都是秦人。”

廉颇瞪了楼缓一眼,道:“就算都成为了秦人,他们熟悉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廉颇也俘虏过战俘,试图将战俘转化成了自己的兵卒。他知道要让原本是敌人的兵卒和睦相处有多难。

长平之战十分惨烈,秦军和赵军彼此之间有血海深仇。就算兵卒听将领命令杀敌,双方只身为工具,所以仇恨没有真正的敌人那么深。但他们心中的隔阂,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解决?

这么短时间,秦兵和赵兵形同陌生人,都算是比较克制了。

楼缓道:“这个我就不了解了。”

廉颇无语:“你这个秦臣究竟了解什么?”

楼缓慢悠悠道:“我都说了,我了解赵国。”

妈的!廉颇撸袖子,又生出了打死楼缓这个老贼的心思。

情商很高的伯夫立刻打圆场,替廉颇解惑道:“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在朱襄公手下种过地,举办过丰收祭典?”

他说出了丰收祭典的事。无论是秦国兵卒还是赵国兵卒,都是第一次举办给自己逗乐的庆祝宴会。甚至朱襄公和秦将还亲自上台为兵卒表演,让他们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激动。

伯夫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道:“说来不好意思,那时我们才感到自己算个人。可能有这样相同的经历,所以我们熟悉得很快。”

别说廉颇一脸不解,连对兵卒较为亲近的李牧都困惑不已。

楼缓使劲挠头,差点把发髻都挠乱了。

你们刚打过一场生死搏杀的仗,彼此之间都死了很多人。这么深的仇恨,因为你们一起开了一场什么庆典就解决了?是你们有问题,还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

楼缓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原因。

廉颇比楼缓好,他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继续问自己听得懂的问题,比如秦军的训练。

廉颇已经是秦国的将军,伯夫没有瞒着秦军的训练方式。

秦军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练兵方式,即站队,体力训练,整列,听口令等。他们每日先跑操,然后练队列,之后口令训练,之后才是搏杀训练。

廉颇频频点头,道:“还行。”

他表情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怪不是滋味。

这并不是秦军的练兵方式有多么高明。他自己练兵也差不多。

只是练兵是将领自己的“秘密”,许多将领宁愿分享自己的军法计谋,也不会分享练兵的方式。

为什么许多世代为将的将门?将门中传的不是什么兵法,就是练兵的方法。

一个将领只要会练兵,势均力敌的战斗就不会惨败。要拜将军,指挥大战役,自然还需要更多的才能。但一个国家需要多少将军?会练兵就能吃为将这碗饭了。

廉颇也有自己独特的练兵方式。

虽然旁观可以看出一些练兵的门道,但具体怎么做,其中学问大着。廉颇可以自豪地说,没有自己手把手的教导几年,别人肯定学不会。

他现在看着秦军的训练方式,虽然他还没有看完全貌,但也已经觉察,秦军已经把一套能传家的练兵方式当做了整个国家的东西,在所有军队运用,并且以律令的方式直接固定下来。

这样一来,或许秦国军队遇到他国厉害的将领,战争肯定仍旧有胜有负。但每个国家能有多少名将?普通将领之间的碰撞,肯定是秦军赢。

廉颇扯了几下自己的胡子。

他终于知道朱襄说的,让他去了秦国之后可以不打仗,安心去咸阳学宫当老师是什么意思。

那竖子,难道还想让自己为秦国培养将领?

朱襄难道不知道,将领和其他学派的人不一样,向来不会将自己的家传绝学传出来吗?

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