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594节(2 / 3)

加入书签

笔?”

李秀才便道:“说是一位进士,不过因为有官身,所以不便吐露名姓,现在大家也都在猜,议论纷纷的,有的说……可能是文渊阁的某公,也有的说,如此爱诗词的,或许是翰林院的刘学士……不过无论是谁,许多人都摩拳擦掌了,能筹办这样诗会的,必定是大人物,若是能入了他的法眼,将来……好指教一二,也不失好前程。”

好家伙,给钱……印书还给名,除此之外,还可能获得庙堂中某位大人物的青睐。

这真的是把读书人们都给拿捏的死死的,这换谁能把持得住啊?

就是连张太公,也不免激动起来,忍不住道:“老夫也略通一些诗词,如此盛会,倒是也想去见识见识。”

是的,张太公心动了,他年纪这么大,也只是中了一个秀才的功名。

像他这样的老秀才,临到老来,已知科举无望,这不啻是一生的遗憾。

可若是能在诗会之中,哪怕幸运的得一个优秀奖,也不枉自己一生所学了。

李秀才原本是打算明日去凑热闹的,谁晓得张太公也要去,不禁大为吃惊:“太公……您……”

张太公喜滋滋地道:“如此盛会,怎可错过呢?老夫老啦,能走动的日子不多了,若是错失这样的良机,只怕要遗憾一生。”

李秀才自是不能拒绝,只好道:“既如此,那么学生与太公您同去。”

当即约定。

张太公乐呵呵地等了一夜,总觉得这一夜实在太短。

次日清早,便早早地起来梳洗,接着让人去唤了李秀才,立即成行。

……

在紫禁城里的朱棣,这一宿,也睡得不甚踏实。

一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的。

徐皇后见他心事重重,便道:“陛下,这又是怎么了?”

朱棣对徐皇后也不隐瞒,随口就来了一句:“张安世他做了坏人啊。”

徐皇后显然只听出了字面的意思,顿时大惊:“是……”

朱棣叹了口气道:“干大事的,总要有人来做这个坏人,张安世他披荆斩棘,甘心做这坏人,朕思来想去,不能教他一人做,太子是储君……这个锅,他也要背着。”

徐皇后也不是普通妇人,朱棣这么一说,便也听出了一点玄外之意了,她倒是没有说什么,只安静地听朱棣倾诉。

只见朱棣接着道:“咱们父子二人,生来就别想享福的,现在张安世开了这个头,那么……就谁也别想卖好了。”

“哎,真羡慕瞻基孙儿啊,父祖与亲舅余烈,才能换他做一个太平天子。”

绝不可能

朱棣唏嘘短叹着。

徐皇后却没有继续追问。

不是她对外朝的完全没有兴致,而是她自觉地自己管好宫中的事即可。外头的事,自有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去操心。

只是这时天已微微亮了。

朱棣打起精神:“朕今日要去栖霞,要见识见识,既是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对栖霞上下进行旌表,也是想亲眼去看看。”

“张安世这个小子……”朱棣顿了顿,继续道:“这些时日,可都没有来觐见过,朕还听说他经常忙得家都没时间回去,可见为了操持这太平府,他是真的是尽心竭力的。”

“哎,朕难,他也难啊!群狼环伺,虎视眈眈。可成大事者,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杨卿说起良家子,朕倒想见识一二九县良家子是什么模样的。”

朱棣絮絮叨叨。

这让徐皇后细看,朱棣确实老了,行动不似以往那般的便捷,眼角生了鱼纹,发梢处多了白丝。

其实以往,他也是如此,只是今日的絮絮叨叨,却令徐皇后意识到,当初那个不可一世,意气风发,胸有千万兵的丈夫,确实随她一样,垂垂老矣了。

朱棣没有发现徐皇后眼神里的深意,只命值夜的宦官进来,洗漱更衣。

随即下旨百官至大明门。

当然,这道旨意,又别出心裁,为了不惊扰百姓,一切从简,便衣即可。

百官已得了消息,宫里的事,是藏不住的,所以当许多大臣来到大明门的时候。

却有不少人,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杨荣和胡广。

胡广的人缘,本是最好的,大家都觉得他谦虚待人,如沐春风。

可今日,虽也有不少人与之行礼寒暄,只是……今儿却像是多了几分生疏。

胡广再蠢,也能体察到这些,心头憋屈起来,于是他禁不住低声对杨荣抱怨:“杨公,吾身败名裂也。”

杨荣微笑道:“浴火方能重生,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方为人杰也。”

胡广:“……”

好吧,他总说不过杨荣这家伙。

大明门开了,随即,众臣随朱棣行色匆匆而去。

大量的大汉将军,以及抽调来的东厂番子,锦衣卫校尉,个个便装,潜藏各处,或有缇骑便衣开道,又有一队禁卫,奉旨以校阅名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