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371节(1 / 4)

加入书签

安审琦语气坚决地说:“燕军之重,首在燕王,其诸子尚幼,除其之外,无可主事者。此番其奉诏南来谒驾,不若趁机将其扣留,而后迅速派军北上,在其群龙无首之际,以疾厉之势,占得幽州,削平燕军!”

“安卿此策,是要朕失信于人呐!”听其建言,刘承祐喟然道:“如依此策,燕王或许能够受缚,然如欲剪除燕军,顺利接收幽燕三州,可不是那么轻易的。稍有差池,便是幽燕大乱,即便能够成功,北境维持多年的平衡,也将被打破啊,倘若事情做得不够利落,引得契丹插手,局势则更加不可测……”

“以今日之小乱,而定未来大势,利弊如何,请陛下审思之!”安审琦郑重道。

听其言,刘承祐一时没有接话,而是陷入沉思,显然在权衡者利弊。而安审琦,从刘承祐口气中,也能感受到,他实则是动心的,只是顾虑影响,顾虑北方多年安宁的大局,一旦迈出那一步,北疆的局势,将陡然而转。

至于召燕王南来会面,突然发难,虽有背信弃义之嫌,但始终是靠后考虑的。对于刘承祐这样的君主而言,利弊才是决策行事的权衡标准。

就幽燕之事,并不局限于幽州,契丹的态度与反应,也是参考因素,而契丹那边,是不受掌控的……

见皇帝不作声,安审琦又道:“陛下的顾虑,臣能体会一二。但不管如何,对燕王及燕军,必须有所限制,有所削弱,以免其继续坐大!”

听安审琦这么说,刘承祐目光微凝,冷声道:“朝廷但有动作,伸改弦更张之意,必致燕王疑惧。要么不动,动则彻底,以霹雳之势,解决问题,将动乱消弭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之内!”

皇帝这番表态,安审琦微感讶异,心中不禁感慨,大汉皇帝的判断力,果然出众,看问题也犀利,深切綮肯。

考虑几许,刘承祐伸手指住还欲说话的安审琦,说道:“安卿之意,朕已深明之,勿复多言,让朕再想想!”

“是!”见状,安审琦揖手道。

“再者,燕王未至,此事尚属空谈!”刘承祐突然语调轻松地,补充了一句。

安审琦闻之眼神微亮,天子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燕王若到了,就有可操作性了……

君臣之间,未复交谈,安审琦危然而坐,刘承祐则陷入了沉吟。说实话,对于幽燕的问题,他这个皇帝心里,怎么会没个谱。这些年,幽燕三州的发展,燕军的情况,赵匡赞的政治倾向,他可时时关注着。在幽州,安排了那么多人,也不是白吃干饭的。

可以说,幽州的变化,一举一动,都在朝廷的监测之中。但也正因如此,才会让刘承祐感到棘手,常年的渗透布置,确有效果,但如欲起到倾覆效果,还差得远。

幽州,本质上还是个军政府,核心在于军队,而对燕军的渗透,并不容易。收买、分化、瓦解,是个细致活,既要有成效,还得避免引起反弹……

经过这些年的中央集权,几次削藩下来,作为如今大汉朝廷属下,唯一还保持着半独立性,把持军政大权的燕军,地位实则已经有些尴尬了。但是,有别于其他方镇,刘承祐想要庖丁解牛般地收其权,制其军,难度也是不小的,根源还在于契丹。

还是那句话,燕军难以翻出朝廷的五指山,唯虑契丹的影响。毕竟,汉军若解决了幽燕,对于契丹而言,绝不是个友好的讯号。

而如安审琦之言,幽州作为汉辽之间缓冲屏障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朝廷自可兼之,只是多年下来,三方都习惯了,刘承祐需要考虑打破平衡的代价。当然,可以预见的,幽燕的问题,时间拖得越久,将来解决的难度也会更大。

但是,一旦动燕军,北方的局势会发展到何等地步,又存疑了。燕军能否顺利收服,幽州能否迅速平定纳入朝廷掌控,契丹会不会参与进来,会不会影响到南征战略……

不得不说,安审琦这猛然一谏言,让刘承祐思绪狂涌,给他出了个难题,又到他在权衡利弊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刘承祐的决定

等跨过易水,进入瓦桥关内,下得銮驾,站在军衙前,看了看布置,作为军主民辅的城关,衙门的气质都明显不一样,牌匾上的文字,都透着股铁血与肃杀。

稳稳地站在方整的青石地面上,瞥了眼身正腰直的罗彦瓌,刘承祐说:“劳你这北面大将给朕侍驾扶辕,辛苦了!”

“陛下远在龙廷,千里之遥,未能侍候,今能伺驾,聊效犬马之劳,乃是末将的荣幸!”罗彦瓌这般说道。

“你有此心,甚慰!”刘承祐道。

“衙中已收拾妥当,请陛下移驾!”罗彦瓌拱手说。

后边,皇后、贵妃及诸子,也在宫侍相随下跟了上来,一家人整整齐齐站在一块儿。没走两步,刘承祐忽然扭身唤道:“安守忠!”

“在,陛下有何吩咐?”白净英伟,一身玄甲的安守忠站了出来。

现年二十五岁的安守忠,因为淮南大战的功劳以及多年宿卫宫廷的履历,如今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