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3456xs.com

第233节(2 / 3)

加入书签

问一句:“武二哥,上次缴获的金军粮草,不会这么快就吃完了吧?

武松摇摇头,“都不是咱们能吃的东西。放在仓库里,等真饿肚子的时候再说吧。”

她一怔,心里明白了八分。又问:“幽州城里现有多少人口?能供我们所用的,又有多少?”

武松立刻回了她两个数字,末了又说:“若是你有办法,需要用人的,咱们的兄弟也可以帮忙。”

“能来多少?”

“守城轮岗的不能□□,但一日两千人应该是可以的。”

“五千可以么?”

“看情况。”

她点点头,心中涌起一刹那的感慨。自己眼下在做什么?跟武松商议一城百姓的福祉、几万张嘴的口粮、乃至整个大宋国的边防细节。经手的钱财数量动辄千贯起,每个决定都关系到数万人的命运。

然而一句句说得自然而然,一如当年跟他商量该不该上梁山,该不该习武,该不该买那二十贯的债券。

武松也有同感。被时势推到这个位置上,数万人的命运把持在手,可不敢再像以前似的任性夸口。顿了顿,又补充了半句:“看情况。顺州檀州那里,有几千乡民敌不过金军,又不愿降,刚刚逃来咱们这里。倘若训练得好,可以拨去给你用。”

她再点头,暂且抛下心中的沧海桑田之情,脑海里谋划一会儿,笑道:“眼下的粮草储备,倒是够咱们将士们撑一个月的。但就要缩减到每人每日一升,怕是吃不饱。”

包道乙立刻表态:“勿要紧!少吃点也是可以的!”

大伙点头。武松补充一句:“也要做两手准备,万一朝廷那边小气不给粮,咱们也不能随着饿死。”

毕竟“下发军饷”只是韩世忠信誓旦旦的保证。依着朝廷里那些高官的尿性,这个举措十有八九,会打个折扣再兑现。

但潘小园觉得,仅有“粮”一个字是远远不够的。当初岳飞被上面克扣粮饷,一顿大喝三碗粥,不照样是往瘦弱了长么?

梁山军还能靠荤食来补充营养。但明教朋友们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完。每人一升的米面,仅相当于贫苦农家的口粮份额,如何能撑得起一个打仗的壮丁?

她站起来,认认真真地征求方金芝的意见:“你们能……能吃肉么?”

一句话掀起轩然大波,堂上十几人齐声叫道:“不成!”

方金芝给她面子,补充一句:“这是教规。”

潘小园还不死心:“北方多畜牧,要是大伙能放开些,一口肉顶三口粮食……”

反对声立时把她淹没:“侬乱讲!”

她赶紧打住,表示万分佩服江南朋友们的自制力。

就连梁山方面的料理小当家孙二娘也发话:“妹子这叫什么理儿,人是铁饭是钢,粮食才是缺不得的!大鱼大肉什么的,留着打了胜仗的时候再吃不成么!”

她看看周围众人坚定的神色,顿觉无话可说。武松虽然没反驳她,但神色踟蹰,明显是在掂量她那句“一口肉顶三口粮食”到底有多准确。又兴许是在计算,他在梁山“大块吃肉”的这几年,进肚的到底折合多少粮食。

不过这也怪不得大家伙儿。中国人是农耕社会里成长出来的,米面是几千年来的主食,而肉食只是富足时期的添头,并不被当做维生必需品。宋兵日常行军时,带的是糜饼、炒米、盐块、腌菜干,这些就足够支持士兵上阵杀敌了。

但这个食谱有着很致命的一点:缺乏蛋白质。在和平时期,低蛋白饮食看起来没什么坏处,但一旦需要消耗体力、抵御严寒的时候,就能看出肉食和素食的差距了。

明教诸人不肯食肉,仅靠每天一升粮米,在严酷的北方环境里等于作死。

她退而求其次,问道:“却是为何戒荤戒酒?教规里有解释么?”

众人七嘴八舌告诉她:“阿拉拜光明神,不能铺张浪费,要艰苦过日子才算虔诚个。”

原来吃肉属于铺张浪费,所以禁止,“那好,倘若来了北方,牛羊肉反倒比粮食便宜呢?”

包道乙大惊小怪:“那怎么会!”

潘小园笑道:“道长你便说是也不是。倘若北方风俗迥异,有些吃食虽然不素,却比米面还贱,还唾手可得,为了艰苦朴素,你们吃也不吃?”

明教诸人面面相觑,包道乙看吕师囊,吕师囊看郑彪,郑彪看石宝,石宝看方貌,最后大伙的目光齐齐落在金芝公主身上,等她给出“官方解答”。

方金芝感到压力山大,微红了脸,说:“这个……那个……”

潘小园心中一动,轻声提醒她:“李师师。”

方金芝立刻明白了。倘若再挑食,她手底下这两万军士迟早要变成李师师的体态。

一个激灵,咬牙道:“情况紧急时,可以吃。”

潘小园立刻敲转钉脚:“好,爽快!从今儿开始,你们的军粮由我负责。武二哥,能不能先拨给我一百个会做饭的,咱们实验实验。”

偌大燕山府,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