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气人有,笑人无(1 / 2)
金丛亮自以为得计,高兴地连连点头。
“财团募集资金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可以等你消息,但不要拖得太久。”
“老金,看来你做中山驻欧洲代表处的主任是来对地方了,不但环境好,工资高,而且还能比国内获得更多的信息,真是个肥差啊。这说明姜南风对你真心不错。”
楚采臣趁着金丛亮得意忘形,迅速转移话题。
“姜南风是对我不错,但那也是我不断为中山市提供招商引资项目换来的。还是那句话,如果我没有利用价值,姜南风也会一脚把我踢走。”
金丛亮并没有感恩的想法。
在他心中,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不存在恩情也就不存在报答。
“老金真是人间清醒啊,我早就听说中山市每年的招商引资都是靠你才完成指标,你是市里的大红人,无论是谁见到你都比见到市长还恭敬,你有什么秘诀给我传授一下?”
楚采臣不是吹捧他,金丛亮的确在招商引资上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每个城市都有招商引资的硬性指标。各城市又把指标按级别层层分解到主要干部头上。
如果完不成指标任务就得降职甚至免职,这已经成了铁一样的纪律。
每个扛着任务的干部都战战兢兢,生怕千辛万苦坐上的位子又轻易被人拽下。
因此,主要干部都无心正常工作,每年至少有半年都要外出跑招商引资,每个人都精疲力尽却还是有不少人无法达标。
在w省,只有临江市和中山市,年年的招商引资指标能百分百完成。
临江市靠的是优良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完整的产业系统和金融支撑系统,因此临江的干部不用外出求爷爷告奶奶,很多企业都会主动上门求着入驻。
而中山市主要靠的是金丛亮。
每年中山招商引资的指标,百分之八十都是金丛亮从欧美引入的外资企业完成。
可以想见,金丛亮在中山市的地位有多高。
金丛亮对于楚采臣取经的要求显示出几分得意。
“老楚,别拿我开涮了。我这都是混脸熟,上不了台面,哪能和你们临江市比。”
“秦云东在大会上说过不要自满,只要兄弟城市有长处的地方,该学就应该学。你以一己之力扛起中山市,简直是神人啊,我非常仰慕,想好好跟你学学,千万别保守啊。”
楚采臣为他倒了一杯酒,双手捧着送到他面前。
金丛亮特别吃这一套,尤其是楚采臣这样的高端人物能如此恭敬他,这让金丛亮开始发飘。
他接过杯子抿了一口。
“其实真没啥,说好听的就是社交能力强,说不好听的,无非是吃喝玩乐那一套,不只是咱们,就是老外也好这一口。我到欧洲几年,学会了打桥牌、高尔夫、开游艇、驾驶私人飞机、打猎养狗,还要天天喝酒,都快喝出酒精肝了。”
金丛亮与其说是诉苦抱怨,还不如说是炫耀。
他在欧洲因为有好的成绩,中山市几乎把百分之九十的招商引资的经费都交给他挥霍,他现在出入各种场合的派头完全像是个上流社会的大亨了。
楚采臣看他只是敷衍,不高兴地拍了他一下。
“别避重就轻,别的地市也效仿中山市在欧美开设代表处,但没有一个像你那么出成绩。这里面一定有你的秘籍,你对我还要保密吗?”
看到楚采臣沉下脸,金丛亮陪笑递给他一支烟。
“我说过了,我干的事上不了台面,说出来就要犯错误,你别为难我,哪一天我要是进去了,可能会怀疑你卖了我,到时候咱哥俩的关系不但毁了,还可能反目成仇,所以你还是不知道的好。”
看金丛亮就是不肯说出背后的秘密,楚采臣心中就明白他干的不只是犯错误的事,很可能牵扯违法乱纪。
楚采臣也识趣地不再追问,两人开始天南地北风花雪月地聊起来,不知不觉已经喝光了两瓶威士忌。
两人酒量都很好,虽然有些醉意,但头脑还算清醒。
楚采臣看看腕表,已经过了午夜,他准备结束时又问了金丛亮一个问题。
“我还有一个疑问,我似乎感觉你对秦云东有很深的矛盾,但据我所知,秦云东并没有得罪过你,为啥你非要针对他?”
他的确很纳闷。
当年秦云东在浠水和临县工作,和抚远县的金丛亮很少来往,从没有发生过矛盾,怎么金丛亮总是挖空心思要整治秦云东呢?
金丛亮笑容顿时消失。
↑返回顶部↑